【看着大明精锐将士,带着大明的火器出征,王继光相信,只要大明的军队一到,大明火炮对准杨应龙等人时。】
【在点火一炮下去,必定会让杨应龙等人,惊恐无比,没了斗志,到时他们当中,自然就会有开门投降。】
【大明火器,这就也是大明朝廷‘改士归流强硬派”最大的底气,因为李如松在平壤城之战中,就已经用于实战,并一举将平壤城的城墙给轰上了天。】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我说呢,后世大明朝廷的腐儒文官,为何敢如此强硬,原来是李如松的平壤城一战,以及大明火器给足他们底气。”
百姓乙:“有没有一种可能,也就是因为李如松在平壤城的一战,才让大明朝廷中的那些官老爷们,更看重了西南地区的矿产资源。”
百姓丙:“这种可能很大,并且是非常大的那种,你看那重型大将军炮的威力,还有那二级火箭火龙出水的惊艳,以及一窝蜂火箭的百虎齐奔满天飞火。”
“哪一个不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还有那叶梦熊所发明的叶公神铳,哪一件不是大杀器?”
......
【然而,蛮荒之地,终究是蛮荒之地,即便到了大明时代下,已经开辟了很多道路,以及方便两百百姓与客商进出的官道。】
【但山路终究还是山道。】
【四川的三路人马虽是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征的,但在出发之前,在王继光的主导下已经制定好了作战计划。】
【然而,三路人马中,却只有东路军的都司佥事(正三品)王之翰部,率先带领队抵达娄山关前。】
【在出兵之前,都司佥事王之翰就听说过娄山关的险要,但是当都司佥事王之翰,真正见识到娄山关时,才发现自己收到关于娄山关的情报,有不少的偏差。】
【同时,王之翰见娄山关城头旌旗密布,四周之地也同为险要之地,便不敢就此关前扎营,而率军后退十数与火器部队汇合后扎营。】
【王之翰认为,待次日,自己将娄山关的地形摸清楚再做打算。】
......
【由四川总兵(正二品)刘承嗣,率领八千精兵,并且做为此次三路大军的主帅,兼中路军主将,刘承嗣所携带火器,也是三路军中最多的一路。】
【并且刘承嗣,认为自己是率军攻打的海龙屯,是杨应龙与杨氏一族的老巢。】
【所以刘承嗣所携带火器,还有多门大明大将军炮这等重器,加上山道难行,其进行速度却是较慢,前面几天的行程,均没有到达事先所预定的位置。】
......
【而,由参将郭成率领的西路军,从合江出发后,很快就逼近了松坎。】
【参将郭成认为,自己军队配置的火器,不管是火铳,还是火炮,都是大明制式火器,不是插州地区的制造简陋粗糙的土枪土炮。】
【加上一路上,并没有遇到抵抗,更有了轻敌之意。】
【即使率军进入到,山势地形较为险要,丛林较为密布的地方,也只是让斥候轻装简行开路,并且没有起到很好重视。】
【当郭成部的西路军,进入播州地区的松坎一带时,一支突兀破空而来的箭羽,在射中郭成部的前军将士时,正式拉开了这播州之乱的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