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绽,柔和的光线穿透长安城中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宫殿楼阁,宛如一层薄纱,轻柔地洒落在大明宫那宽阔且古朴的宫道之上。金砖铺就的地面,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点点微光,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老宫殿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辉煌过往。
此时,御书房内已早早亮起烛火。李隆基端坐在书桌前,四周堆满了如山般的奏章。他眉头紧锁,神情凝重,手中的朱笔不时在奏章上圈圈点点,却又时而停顿,流露出深深的忧虑。近来,随着对朝政事务的深入了解,他越发清晰地意识到,吏治问题已然如同横亘在大唐前行道路上的一块巨石,严峻且棘手,成为了阻碍国家发展的重大绊脚石。这一问题如阴霾般笼罩在他心头,令他烦闷不已,却又一时苦无良策。
就在李隆基沉浸在思索之中时,门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太监恭敬地踏入御书房,跪地通传:“陛下,魏征后裔魏明求见,声称有要事向陛下启奏。”
李隆基听闻,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精神为之一振,连忙说道:“快宣!”
不多时,魏明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御书房。他身着一袭素净而不失庄重的朝服,神色恭敬而坚毅。进入书房后,他即刻跪地行礼,声音洪亮而清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听闻陛下近日为吏治之事忧心忡忡,臣虽才疏学浅,却不揣冒昧,愿向陛下献上一策,以解陛下之忧。”
李隆基赶忙起身,快步走到魏明身前,亲自将他扶起,眼中满是期待与信任:“爱卿请起,朕正为这吏治难题愁眉不展,苦恼万分。爱卿既有良策,快快道来,莫要耽搁。”
魏明感激地看了李隆基一眼,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定了定神,缓缓说道:“陛下,如今我大唐官场,官员选拔机制存在诸多弊端,漏洞频出。这致使一些无德无才之辈,通过不正当手段混入朝廷,占据要职。这些人不仅毫无治国理政之能,反而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致使官场乌烟瘴气。与此同时,贪污腐败之风如瘟疫般悄然蔓延,严重影响了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声誉,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从根源上整顿官员选拔制度,制定严格且全面的考核标准。不仅要考察官员的才学,以确保其具备处理政务的能力,更要着重注重品德的考量,选拔出德才兼备之人。对于那些胆敢贪污腐败之人,必须严惩不贷,以严厉的刑罚作为警示,让其他人不敢再有侥幸之心。如此这般,方能切实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彻底净化官场风气,还我大唐官场一片清明。”
李隆基听后,不住地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爱卿此策,犹如一把利刃,切中要害,正中朕怀。朕早有整顿吏治的决心,只是一直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今日听爱卿所言,真乃拨云见日,让朕豁然开朗。”
一旁的罗英听闻,立刻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魏明所言极是。吏治清明与否,直接关乎国家的兴衰成败。臣愿竭尽全力协助推行此新政,定当确保新政能够顺利实施,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秦方也赶忙拱手说道:“陛下,臣亦愿为新政的推行倾尽全力。臣以为,新政推行之初,可先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如此一来,既能积累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又能在确保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再全面铺开,这样可避免大规模推行可能带来的风险,确保新政稳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