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些百姓的想法,在旁人看来既朴实又天真。他们似乎笃定公孙硕口袋里有取之不尽的粮食,能让大家永远免受饥饿之苦。殊不知,公孙硕此刻正站在刺史府的阁楼之上,眉头紧皱,望着府前忙碌的百姓,内心五味杂陈。
昨夜从幽州归来后,公孙硕就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柳林虽答应相助,却未给出任何实质性的方案,他不知道柳林究竟有何打算,更担心无法兑现对百姓的承诺。
此刻,看着百姓们满怀期待的模样,公孙硕只觉得胸口像压了一块巨石,喘不过气来。“若是柳林大人食言,我该如何面对这些百姓?”公孙硕低声自语,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无奈。
府前,百姓们的欢声笑语依旧不断,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全然不知即将到来的危机。阳光洒在众人身上,勾勒出一幅幅充满希望的画面,可这希望的背后,却隐藏着难以预料的变数。
烈日高悬,给刺史府前的空地镀上一层金黄。燥热的风卷着尘土,在人群间肆意穿梭。就在百姓们满心期待,围绕着如何重建生活议论纷纷时,人群中突然站起几个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人。他们步伐矫健,身姿挺拔,相互对视一眼后,大步迈向一旁的高坡。
“乡亲们!”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者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场地上久久回荡,“咱们承蒙公孙大人救济,填饱了肚子。可光吃饭不干活,成何体统?这绝不是咱们并州人的作风!”
“仓廪实而知荣辱!”另一位老人接过话茬,目光如炬,“咱们得去问问大人,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这番话仿佛一声惊雷,瞬间点燃了众人的热情。围观的青壮年们纷纷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赞同的神情,紧接着,大多数人都跟着站了出来,群情激昂。
就在这时,人群中不知何时冒出几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他们身着洗得发白的长衫,手持折扇,眉眼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其中一人上前一步,双手抱拳,对着四周拱手作揖,高声说道:“我等曾是寒门子弟,自幼苦读诗书,略通文墨。如今公孙大人治理并州,正是用人之际,我等愿投身大人麾下,为大人出谋划策,共克时艰!”
“好!”百姓们纷纷叫好,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天际。在百姓们单纯质朴的思维里,这些人和自己一样出身贫寒,肯定不会坑害大家。
人群里,一位衣衫褴褛的青年兴奋地嚷嚷着:“这些先生和咱们一样,都是穷苦出身,有他们在大人身边出谋划策,往后日子肯定更有盼头!”
旁边一位大娘不住点头,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是啊,大人有吃不完的粮食,有自己人在旁边盯着,咱心里踏实。”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又有更多人站了出来。一个身形魁梧的汉子,袒露着结实的胸膛,大声吼道:
“我练过武功,是和一境界的强者!愿为大人效力,保一方平安!”话音刚落,另一个精瘦的男子也站出来,高声说道:“我曾是并州破落世家的子弟,熟知经史子集,可为大人管理文书!”
甚至还有几个身着官服的人从人群中走出,神色恭敬:“我等曾是并州官员,对这里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了如指掌,愿为大人重建并州出一份力!”
外围,又涌来大量百姓。他们虽然衣衫脏污,但个个身强力壮,面色红润。这些人目光坚定,整齐划一地喊道:“我们愿为公孙大人当兵!”
公孙硕站在刺史府的阁楼之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望着如潮水般涌现的人才,他先是一愣,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紧接着,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滑落。
“这……这简直如有神助!”
公孙硕喃喃自语,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朝中有人好做官,原来真就是这个样子,一下子就能从绝境变成顺境……我……”
然而那些面色红润的百姓,瞳孔微微泛红,这正是修炼了柳林血海系功法的特征。一场精心策划的棋局,正在他面前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