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卡利巴克斯星系,是人类一个重要的工业星系,为了保护此地人类帝国部署了一支规模颇大的舰队,同时该星系还有非常完整的防御体系。
按理说人类帝国怎么样也能坚持个一段时间,可他还是低估了这股“遥远饥饿”的规模。
尽管人类帝国的舰队在星系边缘提前展开部署,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面对的是规模极其庞大、正面宽度跨越数个星系的泰伦集群。
虫巢母舰和护航的生体战舰密密麻麻地飘过虚空,好似一群过境的蝗虫,行星、太空要塞、轨道站……泰伦虫族经过的一切永久性定居点和要塞都未能幸免,它们不是正在受到围攻,就是已经沦陷,足以覆盖整片陆地的异形虫潮掀起汹涌的几丁质洪流仿佛要淹没这凡间诸世。
触须移动的速度并不快,每个触须都包含十多个相互纠缠的分支舰队,当新的猎物出现,它们就会分散出击,而有时它们又会转头绕到触须的推进线后方,去攻打已经受过袭击的世界。
但这次它们异常的集中,生体舰队势不可挡,人类的舰队都在对抗泰伦虫族的连场战斗中伤亡惨重,但他们也凭借无畏的勇气和凶猛的火力取得了不负众望的战果。
甚至某个瞬间,连伊瑟雷尔都觉得可能人类能赢了。
可事实无情的证明,所谓的希望往往不过是暗藏危机的幻觉。
与人类交战的仅仅只是触须的前锋,当更多生物舰涌来时,人类再也无法维持战斗了,他们的战列舰在虫巢舰的绞杀下支离破碎,幸存的巡洋舰只能扔下小型战舰加速撤离,而那些护卫舰则不顾一切的冲向对手,用牺牲迟滞了虫群舰队的推进。
人类坚持的时间比预期的要短,短很多很多,伊瑟雷尔知道自己的策略失败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亲自下场。
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泰伦如此轻松的穿过卡利巴克斯星系。
当感受到大吞噬者阴影的笼罩时,伊瑟雷尔的座舰同时也是舰队旗舰的虚空龙级星风航行者号的水晶穹顶发出了微弱的震颤。
伊瑟雷尔将手掌贴在观星水晶球上,瞳孔里倒映着卡利巴克斯星系的垂死光芒,三颗气态巨行星的环带正在崩解,被泰伦虫巢舰队喷吐的酸性孢子云腐蚀成灰绿色漩涡,他的指尖在水晶表面划出焦痕,似乎某种预视幻象正与眼前景象重迭——灵骨战舰在生物酸液中溶解,尖叫的灵魂被拖入永夜。
更远处则是卡利巴克斯星系那不稳定的恒星,它历经了许多岁月,正在走向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