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看到“有什么用什么”这几个词,感觉有些耳熟。
没错,前不久他的儿子刘启就用棋盘杀死了刘贤。
刘贤,乃吴王刘濞的独子。
刘濞,则是汉高祖刘邦二哥刘仲的亲儿子。
刘濞因为跟着高祖刘邦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受封吴王,是刘姓诸侯王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
而吴王刘濞个性彪悍,而且很有野心,一直觊觎着皇位。
高祖刘邦还在世的时候,刘濞不敢乱动。
后来吕后专权,对付刘氏诸侯王,刘濞更是不敢轻举动。
吕后去世后,刘濞正准备起事,哪知周勃和陈平等人拥立他为帝。
刘恒知道,刘濞必定是恨极了他,但却无可奈何。
毕竟,刘濞若是想要起兵,必须要师出有名。
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那就是反叛,会收到口诛笔伐。
且无人跟随,根本成不了大器。
他也知晓刘濞的野心,必定是一直在寻找着起事机会。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迂回的办法,就是将刘贤召入宫中,陪着太子刘启玩耍。
一来,他们哥俩可以增进感情,二来刘贤在皇宫内,就可以牵制刘濞。
然而,刘恒也没想到,刘贤一入宫,便丢掉了性命。
刘贤和太子刘启下棋的时候,两人发生争执,刘贤对刘启不太恭敬。
刘启一怒之下,直接用棋盘将刘贤砸死。
看了天幕之后,刘恒很合理的怀疑,刘启失手只是一个借口。
或许刘启早已计划好,要借此机会除去刘贤。
刘启身为太子,心中必定清楚,自已将来登上帝位之后,刘濞那边的势力难以解决。
而此次刘贤进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绝佳机会。
刘启当然知道自已是太子,打死了刘贤,自已也不用为其偿命,最多受一点责罚。
比起日后上位,需要费时费力,甚至需要武力镇压吴王,显然要省事得多。
而且,如果仅仅只是争执,而拿棋盘砸人,不可能打得那么准,那么狠,堪称一击毙命。
毕竟如果是关系较好的兄弟之间发生争吵,最多也就是砸身体,不会直接砸头。
想到这里,刘恒不禁对刘启的心智和手段感到欣慰。
刘启小小年纪,就会帮自已处理令人头疼的“权臣”的问题。
未来必定不可限量啊!
不过,此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如何安抚刘濞。
刘启砸死了刘贤,已经在受罚。
若是不给刘濞个交代,他们这边也难以自圆其说。
突然,他想到了后世各国之间常用的“舆论战”。
于是,他立马开始安排人手,向外散播消息。
“来人,务必告知朝廷百官。”
“刘贤在宫中骄横跋扈,对太子不恭。”
“太子气极,失手用棋盘砸死刘贤。”
对太子“不恭”和太子“失手”,有这个说法,刘濞即使心中有再多的不满,也必须哑巴吃黄连。
......
【北周曾经有个皇帝,就是手无寸铁,直接操起玉笏,打碎了权臣的脑袋。】
【现在权臣来了,你身边并没有刀,但是在案头上有一方砚台。】
【和田玉做的,三斤多重,四角锐利。】
【此时,权臣跪在地上,后脑勺恰好对着你。】
【你只要拿起砚台狠狠一击,就能打得他脑浆迸裂。】
【可是且慢啊。】
【动手之前你得想个问题,你要杀死的是什么样的权臣?】
......
各朝古人刚刚都差点给这位皇帝加油呐喊了。
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