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声浪(1 / 2)

在广州街头,鞭炮声此起彼伏,纸屑纷飞中,孩童们举着写有“抗日英雄”的标语奔跑在街上,人们的脸上满脸笑意。

《大公报》以斗大的黑体字在头版写下“博兴大捷,洗刷百年国耻”,配图中硝烟弥漫的战场与战士们坚毅的面容,让无数读者热血沸腾。各大报社纷纷效仿,《申报》的“铁血齐鲁铸丰碑”、《新民报》的“18军扬威,日寇丧胆”等标题接连刊出,油墨上的文字,有着眉吐气的畅快。

街头巷尾,百姓们聚在茶馆、饭铺里,谈论着周亦云的名字。“听说周军长带着18军以一敌众,把小鬼子打得屁滚尿流。”一名顾客在茶桌上谈论道,另一名穿着长衫的人家说道:“可不是嘛,人家黄埔出身,打仗就是有一套”,此时的一名老者,对着在座的诸位说道:“周家生了一个好儿子”,

武汉,一个小小的小婴儿睁大着眼睛,好奇的在摇篮里面看着外面,突然哇哇声响遍了整个屋子,李清雅快步道走了过去对着旁人说道:平安,又哭了。”接着翻了翻他的尿布,看看着上面,没有水渍,对着屋外说道:“张妈,快来,平安饿了。”很快张妈走了进来,大口大喝着,李清雅,不免有些不满的说道:“可怜的平安生下来,就没有爹没有妈,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消息。

周文复对着李清雅说道:“说什么呢,平安的爸妈是为了,全国的人民,我们做父母大要体谅孩子,再说了怎么没有消息,报纸上不就是,他们一个军长又不用自己上前线,一个管发报安全,不用担心。”

此时一个声音从远处传了过来“姥爷,姥爷,大捷大捷”周文复走到门口,从福伯手里将报纸拿了过来,周文复一看,对着李清雅说道:“亦云率领国军,歼灭了日本38旅团,了不起啊,李清雅连忙向周文复询问,周亦云和林娥的情况,搞的周文复有点无语。

李清雅看着吃喝的周振邦说道:“平安肯定是,听到他父母的消息,高兴的要多吃一点”,周文复闻言只能默默的走了。

当天周家的工厂宣布放假两天,并且给工人进行了加餐,周府一片喜气洋洋。

不多时全国茶馆道说书人更是将这场战役编成段子,醒木一拍,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坦克冲锋、将士肉搏的惊险场面,听得茶客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拍案叫绝。

周亦云的照片登上了各大杂志封面,年轻英武的面容、坚毅果敢的眼神,成为了民众心中新的抗日支柱,无数的文人墨客纷纷在报纸上发表着对周亦云18军的赞扬和对他本人的称赞,其中在赣省的一位中年人,专门给周亦云写了一首诗。

一时之间各种信件如雪片般飞向18军军部,学生在党的组织下,纷纷上街举着旗帜,庆祝抗日大捷,更有热血青年纷纷写信给18军军队恳请参军杀敌,在上海的各个大学将参军同学的相片和名字放在了墙上,并且去信希望邀请他们回来给同学们讲课。

华夏人在鲁省全歼日军的影响力很快的传到了国外,冲击着西方列强的心理,特别是在东南亚的西方列强殖民地,当地的官员不是傻蛋,华夏军队的战斗力震惊了他们,一旦南京政府统一全国,一个东方的雄狮将要苏醒,他们自己对华侨的语气变的客气了几分。